“喜迎二十大,青春著华章”主题征文精选——高中组(二)

本届征文活动以“喜迎二十大 青春著华章”为主题,作品中涵盖原创短文、散文、随笔、诗歌、纪实、小说等多种文体,丰富多样。同学们通过文字方式讲述、记录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青春故事,充分展示共青团和广大青年紧跟党走过的奋斗历程,下面展播高中组其他精选作品,敬请欣赏。

高中组

《在晴空处听惊雷,于青春里建中华》

作者:杨莎莎

他们踏着荆棘而来,倒在泥泞中,后来的人们踏着他们开辟的道路,走向黎明生,在这样的一个盛世,作为青年的我们,当不负盛世,也不负他们,我们当在晴空处听惊雷,于青春里建中华!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一个国家最鲜红的血液,最激昂的力量,最优秀的明天,自五四运动开始,青年们就成为了历史书写中下笔尤重的那一撇那一捺,我们当继承五四精神,秉承初心,不负众望。

青春如画,绘着墨水山川,尽显中国浪漫。

他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他就是有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的李大钊先生,李大钊少时前往日本留学,参加了多次爱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备受鼓舞,回国后,继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多篇文章,热血讴歌十月革命,他领导着中国革命一路生根发芽,在1927年,李大钊先生被捕入狱,英勇就义,享年37岁,他将他的青春献给了国家,他让我们相信,青春可以如花,尽显无尽的中国浪漫!

青春如歌,诵着蝉鸣鸟啼,尽显中国灿烂,两弹一星功臣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49年,他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而他的同窗好友林烨却留在了美国,几十年后,林烨成为了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为航天的总工程师,而梁思礼的工资却只有林烨的1/10,但他却一点不后悔,“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用他的一生为祖国的导弹事业发展做铺垫,“人必争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成大事”,他将父亲的这句教导用一生去铭记,践行,他向我们证实了青春也可以如歌一般,诵着蝉鸣鸟啼,尽显中国灿烂!

青春如琴,弹着历史起荡,尽显中国不息。

出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是“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之一,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协作朱德,彭德怀出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获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多场著名战役的胜利,在日军队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围剿时,左权壮烈牺牲,年仅37岁,周恩来称他为“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称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将自己的人生定格在最美的革命道路上,用最美的风景线让我们知道青春如琴一般,弹奏的是历史的起跌沉浮,显示的是中国的自强不息!

国之风华,将由青年守护,国之重任,将由青年担起。青年是一个国家最美的风景,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的肩应该承担起草长莺飞和清风明月,承担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作为未来使命者的我们,当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奋斗,我们就是创建中国未来的点点星火!

《青山一道同风雨,百年历史共辉煌》(节选)

作者:黎万龄

(一)红船百年,党的初生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这是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奋笔疾书下的八个字。这八个字代表了中共一大的精神和决心。雨云在天边翻涌,薄日在东边旭升,惊雷在湖畔乍响,新的革命力量在此孕育。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代表,殊不知建立的这个政党,会在百年的历史中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改变时代。中共一大前三个月,李汉俊曾直抒胸臆的说道:“种子在手,唯万里荒芜。或惧力不可逮,吾人肉躯堪当此劳否?此不得不忧者也。”这一行话表示了这些青年的决心:面对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哪怕惧力不可逮,仍要一往无前!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仍能看见嘉兴湖畔悠悠荡漾的小船,一叶小船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青山一道同风雨,同起历史新华章。

(二)筚路蓝缕,栉风沐雨

没有一段历史不是曲折的,没有一条创业的道路是平坦的。中国共产党一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在创业初期志士的直抒胸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自己的“书生意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在红军被迫转移,面对未知包围和挑战时毛泽东的畅意情怀,不论千难万难,也只是“等闲之辈”,最终“三军过后尽开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这是在艰难时期苦中作乐的感叹。哪怕“一年一度秋风劲”,留下来的,也是“战地黄花分外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获得全面胜利的仰天长啸,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青春记忆,是一代代青年的奋斗荣光。中国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天翻地覆慨而慷”。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经历了“问天”“比天”到“翻天”“换天”的过程。青山一道同风雨,栉风沐雨同辉煌。

(三)改革开放,玉汝于成

站起来不是一帆风顺,富起来也不是轻而易举。“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慷慨激昂的论断。从此,安徽凤阳身先士卒,开启农村新时代。世界之窗,深圳砥砺前行,开启互通世界新格局。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力量印证改革之路的艰辛与成功。给彼时世界上看笑话的霸权国家给予有力回应。小平同志还说“大胆的试,大胆的闯。”使得中国在改革几十年中,永砺前行,不忘初心。一百位改革先锋中有科技工作者:数十年青蒿一握,不畏艰难困苦的屠呦呦;深入群山腹地,让宇宙听见中国声音的南仁东;攻克下数学皇冠,激励青年砥砺前行的陈景润;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柳传志。还有市场经济体制化改革的推动者:厉以宁,林毅夫。有文化名人,有基层工作者,还有外国友人。深情地说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赞歌!”青山一道同风雨,改革筑起新辉煌。

《春天撒满长征路》

作者:李妙莹

天阴沉沉的,飘着鹅毛大雪,一阵阵刺骨的寒风从西北方向吹来,光秃秃的树木,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 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在寒风中摇曳。

我走进一个破旧的大棚里,这里是红军临时驻扎地。外面刮着大风,与里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炕上是炊事员肩挑背扛带来的锅,锅中的热气弥漫了整个屋子。

这时,棚帘被拉开了,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他看起来瘦骨伶仃,长得却眉清目秀,特别是那双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异样的光芒。他拖着木屐,一件破旧的军衣垂到膝前。似乎是我的目光太过热烈,他突然抬头朝我笑了笑。我们围在炉子边闲聊。从对话中我得知,在他八岁那年,红军路过村庄,为百姓挖地耕种的一幕被他看在眼底,他便用他坚定地目光望向最前头的连长。在他万般请求下,连长同意他加入红军。行军速度很快,日子一天比一天艰苦,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从未落下过,更甚者,他每次都紧跟在排头连长的后面,甚至和连长齐头并进。冬天来了,连长派他出来寻找物资支援前线。

晚上,我和他一起去外面散步“呼——呼——“狂风呼啸,大树在狂风中摇晃,一条条树枝好似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着。男孩突然拍了拍我的肩膀,问我春天什么时候到,此时他眼里的光仿佛要把我吸进去一样。我并没有回答他,而是抬头看着阴霾霾的天空,一片的瓦灰色,像又要下雪一样。我心想,这样的凛冬下,春天还会来临么?于是我对他摇了摇头。一下子,他眼神黯淡下来,眼中的光也消散了。

第二天,他又和其他士兵去搜集物资,而我待在临村驻扎地里给新来的妇女教授包扎知识。结束后,我便漫无目的的在棚外来回踱步。突然,残破墙隙里的一抹红吸引住了我,我心头一惊,小心翼翼地走向那抹红,眼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那只是幻象。走近之后,我看清楚了,那真的是一朵小红花,在白雪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我不知看了多久,回过神来,轻手摘下了它。我小心翼翼地将花托起,放在兜里往回赶。一路上,我紧紧护着红花,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春天"给我带来了一股莫名的隐隐的不安,这种不安随着我越靠近驻棚而越明显。

这时,大批伤员往棚内涌入,我心里的不安已然异常强烈,但我却故作镇定在人群中搜寻着男孩的身影,却一无所获。我赶紧拉住附近的战士询问,原来,今天寻找物资的时候,男孩发现空中有敌人的飞机,赶紧组织大家撤离,自己却朝着物资的方向跑去。顷刻之间,敌人空袭投下了无数炮弹,在他身边形成了一道道火海,宛若霞光漫天。听到这,我不顾脸上的泪水向外奔去 。

手里握着的小红花在寒风中颤动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片依稀有星火燃烧着的焦土上,不远处,一棵冒着烟的树干背后一片军绿色的衣角勾住了我的目光。我满怀希冀地向那走去,每走一步,都伴随着草木被烧后发出的滋滋声。他安静的坐在那儿,脸上有一抹微笑,仿佛他只是在那儿边休息,边守着物资,平静的让人不敢惊扰。我轻轻走近他,将小红花捧了过去,正要放在他身边时,发现树边居然也有一朵盛开的小红花。

原来,春天早就来到了他身边!傍晚的霞光染红了半边天……

《喋血大沙河》

作者:姜莹 姚霖娇

前往大沙河的大巴车在晨雾中穿行。窗外,细雨淅淅沥沥,追随了一路,青翠的树叶在雨中亮了满眼,车辆慢吞吞摇得人瞌睡。突然就停了下来。

“到了吗?”

“还没呢,车坏了。”

“要等多久?”

“大概一两个小时吧。”

糟糕,那咱们只能四处逛逛了先。

撑着伞,漫步在柏油路上,转过岩石的拐角,一块巨大石碑吸引了我们。

那是一条青石小道,四周遍是绿植,被行人磨光的石面,似乎在记录着什么?悠悠穿过林间,空气里有泥土的香,有野花氤氲的香,花噙着雨珠,明亮而空远。在纪念碑下温婉一段数十年的忧伤。

靠近它,手不由自主的轻轻触碰,轻声念出刻在石碑上的八个鎏金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恍惚中,一阵强光穿过,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呼唤声——

“娃儿,娃儿,醒哈子!”肩膀被人死死掐住,我的眼前却是一片黑暗。“娃儿,娃儿,醒醒。”耳边还是热切的呼唤,但无论我怎么用力,眼睛都无法睁开,倒是肩膀上传来火辣辣的痛。“嘶,这人手劲儿真大。”我不禁想到。过了一会儿,耳边的呼唤声渐渐淡了,杂乱的脚步声戛然而止,阵阵交谈声传来:“连长,这娃儿倒在乱草丛边,这里有没住啥人家,啷个办?”

“先给他灌点水嘛,喊卫生员来看看。”

“是。”粗犷的声音回荡在我耳边。

“排长,我申请为这个娃儿检查。”

“同意检查。”

我听着他们的对话,越听心越凉,这到底是在哪儿啊?我连眼睛都睁不开……嗯?我眼睛睁开了?准确的说,是被眼前这位皮肤黝黑的妇女强行用手掰开的。“连长,这娃儿应该是饿晕了。”

在那位卫生员放开手之前,我勉强转动着眼球看着四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和几个高大的男人。还未等我看清他们的样貌,我的意识就开始涣散起来。我努力靠着益志摇摇头,试着控制这具身体。

“水……我想喝水!”耳边传来沉重而又无力的呻吟,这呻吟声又似乎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直觉告诉我:我被附身了,或者说我附在这具身体上了。

不容我过多的思考,他已经睁开了眼睛。一旁的人赶忙将他扶起来喂水。卫生员掰了一小块馒头喂到了他的嘴里。我无力控制这个身体,更无法开口说话,只能被动接受外界的一切,内心焦急万分,却又无能为力。不知是我们的意志情绪被他所觉察还是什么打断了他,他吃馒头的动作停了下来。正当我打算试探下他时,一个沉重的声音传入耳中:“既来之,则安之,你既然进入了这个故事,为何不耐心体会呢?”“什么故事?”我惊讶道,还没等到回答,却一晃重新进入他的身体。我看到了一群身着黄绿色衣服的人正在赶路,而此时他也跟在队伍里面。我不理解:我不是晃了一小会儿吗?怎么他就进入到队里了呢?

“是八路军把我救醒,还收留了我。”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

“嗯?你感觉得到我?”我十分不解地问他。

“好像是吧,我醒来的那时候就感受到了你的存在,但后来你又不在了。”他说。

“真的吗?”我激动地问道,“那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不怕我吗?”

“1950年。”他沉默了好一会儿,说道,“不怕啊,我阿妈有和我讲过她和她身体里的朋友的故事……嗯,也就不会怕了。”

这一切都是那么离奇。

我有太多疑问,正待开口,部队领头人示意停下来休整,他跑上前去,在一个高大的男人面前停下,从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纸团和一只几乎快捏不住的铅笔。他向男人展示纸上乱七八糟的“涂鸦”。

“连长,我想识字,要是能写出来就更好了。”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连长爽朗的笑了笑,随手捡起一根枯树枝就在土地上画起来。地上的字豪放大气,就如其人。他看着地上的字迹,十分欣喜,拿起树枝开始认真一笔一画的学。

“连长,这几个字咋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连长说完转身离开,只留下少年迷茫的身影。

“你想写字,我可以教你,不过得有一个条件。”他说。

“什么条件?”

“你得告诉我,咱们现在要去哪儿?准确来说是你们。”

“道真,去剿匪!连长可是带了两个排的人!”

“等等,道真?剿匪?”

“嗯。”

“那你一直喊的连长……”

“王九如。”

回想碑文记载和资料里的介绍,大沙河剿匪一役又称箐碥之战,20多名同志壮烈牺牲,18名同志下落不明……我内心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

“现在是几月份?哪日?”

“七月二十五。”

“你们,能不能不要去剿匪啊?”

“为什么不去?”他开始变得激动,“我们不去的话,那群恶人岂不是会更加猖狂?那百姓们怎么办?”

“可你知道有多危险吗?你们可能会死!你们都还那么年轻……”我跟着队伍一路走来,发现他们大都才十几岁、二十岁,却选择了这样一条路。

“我们不怕。”他的眼神是那样坚定。

几日后,部队到达到白炭窑子,大家都变得很兴奋,包括那个少年,但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知道,眼前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为了我们,为了道真,为了革命而消失,而我又什么都做不了。

八月离我们越来越近,最终在8月5日,战争打响。

四面八方,丛林里伸出密密麻麻的枪管。“砰!砰!砰!”顷刻间,队伍外围的同志竞相倒下。

“不好,连长,我们中了土匪的埋伏!”

“反击,反击!快寻找掩体!”

战士们在快速运动,我仔细打量着地势——此处中间低四周高,典型的峡谷地带,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中间的低地,面对土匪的冷枪,我们无处可避。

耳边枪声不断,战士们顶着枪林弹雨,各自为阵,猛烈回击,朝大岩石脚小路突进。当我们前行到岩脚平地时,被土匪团团包围,四周的道路都被封锁,部队进退两难。

突然,一声声滚动的巨响从四周涌来,当我正好奇那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队伍开始骚动起来,连长用近乎咆哮的声音吼道:“同志们,小心!快散开!”话音刚落,那东西猛的炸了开,队伍朝四周跑去,而有些战士却永远的留在了这里。目睹了这一切,我心里漫起沉重的伤悲。

我们边打边退,终于冲出了敌人的火力圈。到了岩前的斜坡地带。稍作整顿后,连长下令三排和一排几位同志和他一起,在小炮的掩护下向高地冲锋,但由于缺乏掩护火力,冲锋失败,几名战士英勇牺牲,连长也身负重伤。

下午3点,我们终于突出重围,撤到安全地带。连长从衣服中拿出皱皱巴巴的点名册,开始一个个的点名。看着点名册上被划去的名字,回想起他们年轻的脸庞,我不禁感慨,他们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但出生在这个年代,他们背负了太多太多……

“连长,喝水。”少年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出。

“没事,我不渴。把这些水拿去给受伤的同志喝。”

“可是,您的嘴唇已经裂开了。已经有同志去溪边打水了,连长喝一点润润口吧。”

连长拗不过少年,用水沾了沾嘴皮,便不肯再喝。少年拿着水壶,一个个的去喂伤员。

他在这队伍中走动,看着血肉模糊的伤员时,拿着水壶的手都忍不住的颤抖。

目睹整个战争的我全程无话。

这场伤亡惨重的战事,最终以我方险胜结束。

战争过后,那个我一开始所认识的少年便不见了,他戴上了红军帽,一身军装,成为了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同志,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军人。

“这场仗打完了,你要离开了吗?”少年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回来到这。”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悲伤,情绪波动强烈,不知不觉间。我的意识逐渐涣散。

一片强光过后,眼前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我身体里的朋友,你还好吗?”低沉的声音从耳畔传来。

“这又是在哪啊?”我不解的问道。

“谁知道呢,也许这就是一个梦。”一位老者缓缓向我走来,眼神迷离之际,老者幻化为一个少年,站在了我的面前。

“身体里的朋友,你好啊!”

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是你,少年!”

少年爽朗的笑了笑,对我说:“好久不见啊,老朋友。”

“好久不见?”我十分不解:“我们不是刚刚才结束战争吗?”

“那场战争早已过去50多年了,我本以为与你相见两次便是极限,但没想到我们如今还能再次相遇。”

“等等!再次相遇?现在不就是我们的第二次相遇吗?”

“按时间来算,这是我们的第三次相遇了。”

我被他越绕越晕,脑子渐渐迷糊起来。唔,有点困了......

“去吧,这才是我们的第二次相遇。”

“轰!轰!轰!”

“拉沙的,往这里倒。”

“水泥水泥呢!和好了没!”

听到这嘈杂的声音,我瞬间惊醒。

“这,我这又是到哪啦?”经历了一系列奇葩事情的我,面对这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

“是你吗?身体里的朋友,是你回来了吗?”急切又紧张的声音,像极了那个小少年,但他的声音却是如此的低沉沙哑,饱含穿越时空的庄重。

“现在是几几年啊?你声音怎么变了这么多?”

“如今已经是1988年了,道真早已彻底解放。那场战争结束后,我便突然从他身体里消失,他这一等就是20多年......

回想刚刚同“少年”的一番对话,我心里瞬间明白了很多。原来那次的相见真的是我们的第三次相见。而现在与我对话的他,也并未有刚刚的记忆。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不远的高处屹立着高大的石碑。他仿佛知晓我的心意,我还未说出想要走近去看看时,他便已经踏上了那小路,走上前去。

这块石碑还未完工,四面都是光滑的水泥面。当他的手触摸到石碑时,我的意识又不争气的游离起来,看着这熟悉的石碑,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与此同时我的意识占据了他的身体,脑海中的字从口中缓缓说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紧接着,我的眼前一片空白,模糊中我仿佛听到他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刹那间,我好像明白了这次经历的意义所在。

我们和平了太久,而忘记了战争年代他们是怎样用性命去争取和平,争取解放。将我拽入这场奇遇的不是其他人,而是我自己,想要去了解他们,了解那段对我们来说尘封已久的历史。

“嘿!快看,那边好像有墓碑!”她拍了拍我的肩膀激动的说道,“走走走,看看去。”说完便朝着那个方向跑去。

我猛地一回神,看着屹立在眼前的石碑,脑子里一些事情若影若现。

“墓碑?是他们……”我的内心十分悲痛。

我好像了解了一切,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墓碑面前。

“快看,这些人跟我们差不多大。”

“嗯,我知道……别看了,我们走吧。”我实在不忍心待下去,想要逃离。

突然,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溅起了泥水,打掉了花瓣,砸得石板路嗒嗒响。我们急忙打伞一路小跑回到车里,车开动,我又一次把视线投放在那里:我的战友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