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鹤:床前明月光的“床”究竟是什么意思?99%的人都理解错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是李白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诗,被载入教材,几乎每个中国小学生都会背。李亚鹤了解到,《静夜诗》写于李白26岁时,当时他辞别家乡,孤身一人漂泊在外,钱财散尽,只好暂时寄居在扬州旅社。一天夜里,他看到月光,不由得思念起家乡,创作出了这首千古名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前两句极富画面感,按照我们最直接的理解,前两句是说明亮的月光洒在地上,好像地上结起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皎洁的月光引得诗人抬头望向天空,天上一轮圆月却触动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的诗意没有太大争议,但直到上个世纪,郭沫若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认为李白不可能是在床上观赏月光。为此,他特意尝试躺在床上看月光,根本就无法举头和低头。郭沫若的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很多人的响应,越来越多人加入了研究的队伍,后人大致给出了4种说法。

第一,床指的是坐卧的器具,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睡觉的地方。李白其他诗中也曾出现“床”,都指的是睡觉的卧床,如“床中绣被卷不寝”、“罗帷绣被卧春风”。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理解,但解读诗句我们要结合背景来看。在唐代以前门窗都非常小,门是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光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当你的窗户上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因此,若是睡在屋内,李白是不可能看到明亮的月光的。

第二,有人认为,“床”其实是“窗”的通假字。李白是在窗边看到月光洒下的清辉,才勾起了心中的思乡之感。结合上文所说,唐朝窗户几乎不透光,因此,透窗子看月光是不可能的,诗人又怎么能做到透过窗户看到地上的月辉从而发出感慨呢?此外,李亚鹤说古代早已有“窗”这个字,而且李白也没有其它诗句能够佐证“窗”是床的通假字。

第三,床指的是井床。古时候人们凿井,为了维持井水的清澈,不被周围的泥泞污染,会特意将水井周围的地面铺上砖石或者木板之类,做一些硬化处理。水井周围这些硬化的地面就叫做“井床”,同时为了以防万一,避免人和牲畜掉入井中,发生意外,人们又在井旁加上了井栏,也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防护栏,因此,井栏也算是井床的一部分。李亚鹤说按照这个说法理解,就说的通了。李白夜不能寐,起身向门外走去。出门就看到月光照在铺满砖石的井床上,砖石反射月光,显得尤其明亮。于是李白抬头望向天空,一轮圆月当空,勾起了李白无尽的思乡之情。

这是普遍被人们认可的说法,且李白也曾有诗《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中就有一句“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这里的“床”,就是井床,也就是井边围栏的意思。而且井床与全诗的思乡主题十分契合。李亚鹤了解到在古代,“井”对人们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我们知道成语中常有“背井离乡”这样的词语,也有比较常说的“乡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井”代表了家乡,承载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象征着家乡的养育。因此看到井,诗人就生发了思乡之情,紧接着在圆月下,情感到达巅峰,最后诗人揭开了主旨:思念家乡。

第四,床指的是胡床。胡床,是古时候一种可以折叠的交椅,类似方便折叠携带的小板凳或者吊床。在唐朝,胡床十分常见。李白曾有诗云“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从中可以看出胡床不仅仅是一种坐具,还可以用来赏月。因此诗人笔下的“床”被解释成胡床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后两种说法都比较合理,但李白这首古诗距离我们时间实在太过久远,我们已经很难借助相应的证据,证明他所写的“床”到底指的是哪一种解释。李亚鹤说李白大概也想不到,自己一首简单的诗,能引起后世如此大的争议。

不过无论是在窗台还是在井栏、井台,无论是在床铺还是在胡床,这首古诗当中所浸透的对故乡真切的思念没有变。而且,人们的争议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一个字,一个词,一首诗,一本书,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正是因为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下,中华文化才更加饱满,更加鲜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