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精选!京津冀“瓣瓣同心”向阳开
原标题:京津冀“瓣瓣同心”向阳开
(资料图片)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北京展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成就通过实景沙盘、全息风扇、高清显示屏等多媒体,结合文字、图片、图表、视频、动态演示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全方位、立体化展示。
图为京雄高速和荣乌高速新线交会的泗庄枢纽互通立交桥。(资料照片)记者 邓伟摄
参观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展区驻足。 记者 武亦彬摄
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雄安新区建设热火朝天、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瓣瓣同心。8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不断谋划发展的新篇章。
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
“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续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讲解员的介绍引来观众驻足。在第二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内容中,两张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张是动物园批发市场所在的四达大厦,另一张是大红门福成服装大厦。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些场所“腾笼换鸟”,四达大厦现已转型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福成大厦转型为丰台服装服务中心。
8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以来,连续开展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基本完成了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集中疏解的阶段性任务。
曾经奋斗在北京的商户们转战河北、天津,开启了新的事业,“动批”“大红门早市”这些响亮的名号在疏解过程中没有消失,而是在天津、河北叫得更加响亮。
10年来,北京市聚焦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2019年9月,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京冀共同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运营,2021年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唐城际铁路目前正有序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持续提速,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持续加大区域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和协同保护力度,市民抬头可见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感受雄安拔节生长的向上姿态
在北京展区沙盘上,醒目标注了“河北雄安新区”,这片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中间的区域聚集了外界太多目光。此项内容与河北展区“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内容遥相呼应。透过这些图片,人们仿佛听到了建设现场机械轰鸣,感受到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向上姿态。
集中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构建北京“一体两翼”城市空间格局的关键。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在政策的科学引导下,一批重大疏解项目正有序落地: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3家央企总部启动建设,首批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高校、医院基本确定选址,一批符合新区功能定位的市场化疏解项目落地建设……
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在雄安建设3所学校、1所医院,目前幼儿园、小学、中学三所学校全部建成交付,医院项目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建成后将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京冀两地共同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3700余家源自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雄安注册。雄安新区正朝着“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迈进。
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京津冀三地及雄安新区实现互设“跨省通办”窗口;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2019年以来,每年举办北京通州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会,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展区内一段段视频、一幅幅图片图表,让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效更加可知可感。
经过多年协同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初步形成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2021年,北京企业对“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投资次数分别是2015年的2.4倍、2.2倍、2.1倍,三个圈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四成。面向未来,北京市将加强与津冀协同联动,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共同创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 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