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副总经理贺晗: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是分不开的

博闻强记,战略思维,胆识过人。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002354)董事、副总经理、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贺晗在采访中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

2年前,贺晗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建成全国首个数据流量生态园。他以数据流量这一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为突破口,改造传统产业催生出十余种新业态,打造全国数据流量价格洼地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入园企业数量突破430家,入驻企业营收超120亿元,数据流量投放总额突破25亿元,纳税总额近5亿元,带动就业5700余人。短短2年,园区企业就创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山西样本”。

“之前我考虑的是把入园企业服务好,把招商引资工作做好。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关注焦点就从企业上升到整个行业乃至全领域的高度。”2月1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贺晗直言,他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数字经济方面的提案,呼吁加速产业数字化,尤其是持续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贺晗希望看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规划指引、财政补贴、试点示范、产业基金等方式,组织专项工程,打造标杆工程,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进一步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叠加和倍增器作用。

在贺晗看来,我国目前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不敢”“不会”的困境,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群体的数字化基础不同,发展差异明显,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长远来看,底层技术能力的欠缺会限制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空间,底层技术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贺晗坦言,中国科技企业目前更多注重实际场景运用,当下中国有大量传统行业需要迅速借助数字化实现生产力提升。而从AI基础设施如数据、算法等方面,从覆盖范围、开放程度、共享程度、交易效率几个维度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芯片对中国供应受限后,国内智能算力也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国内没有对标的硬件产品,实现目标算力的单位成本居高不下,这成为国内科技企业发展AI的短板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占比18.3%,且逐年下降;产业数字化占比81.7%,占比逐年提升。

“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带来了更强的增长动能。”贺晗说,我们要鼓励科技企业围绕算法模型开源、开源数据集建设、数据要素共享流通、智能算力集群建设等关键点进行长期投入,加快数据、算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生态,从而降低AI开发和应用门槛,让AI融入千行百业,为产业数字化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对于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贺晗坚信,产业数字化必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是分不开的。”贺晗说,产业数字化就是给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就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而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将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