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向政之所至 河庄“江城候雁”振翅起飞

乘钱塘区发展之东风,河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其中征地拆迁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福利。但是拆迁和回迁中间存在几年的时间间隔,如何在等待安置的过程中为拆迁的老百姓营造居住地归属感、幸福感,如何实现户籍地虽远但为群众服务不打烊……基于此,街道在具体实践中积累经验,打造了由城隍庙社区、建一村、文伟村和三联村组成的“民呼我为·江城候雁”村社联盟计划(以下简称“村社联盟”)。

日前,河庄街道举行了“民呼我为·江城候雁”村社联盟计划启动仪式,“江城候雁”闻风而动,振翅起飞。

“只要开通了‘四叶草’诉求码,在手机上一发诉求,就马上有‘候雁’来帮忙处理。”村社联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统一接收筛选信息后,联盟单位会就近分派处理,这一举措大大加快服务效率,让群众呼声一键直达。同时,村社联盟统一建立“候雁巢”数据库,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全要素信息承载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业务、管理、服务的内在统一。

由于村社联盟覆盖面广泛,三村一社区包含不少金融、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街道主动融合多元力量,注重共建共享,将在资源、项目、公益等方面实现共同联动。

除此之外,联盟还将构建三支梯队(“候雁巢”数字智治队、“四叶草”民情响应队、“同心力”公益服务队),以四单服务(即百姓点单、村社下单、联盟接单、居民评单)的方式,持续优化“民生供给”,使共同富裕成为人民群众可感可知可及的幸福体验。

“村领导与社区领导要做候雁在飞行过程中的领头雁,指引方向,传递温暖。”村社联盟代表文伟村陈书记说。候雁属候鸟,潜含之意与拆迁家庭异曲同工,而村社联盟通过信息链、联系网、服务码、帮忙圈的打造,旨在为在外过渡的征迁农户提供更多的关心关爱:优抚优待拆迁户子女,关心安置房建设、回迁房进展等,为正在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新老河庄人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

据悉,河庄街道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民呼我为”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提升“民呼我为·江城候雁”村社联盟计划内涵和品质,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服务的能力水平,为全面开启高质量建设“江城河庄 田园新城”揭开新篇章。(见习记者 邵诚 通讯员 喻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