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代铜”再受热议,微通道换热器是否迎来发展良机

换热器是暖通制冷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从材质上分,主要有铜制和铝制两类;从产品特性来看,有翅片式和微通道两种。其中,翅片式换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铜管,微通道换热器基本都是铝制的。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应用以铜管翅片换热器为主。微通道换热器属于新兴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换热效率高、制冷剂充注量少、价格低等优势。

随着铜价持续走高,“铝代铜”再次受到暖通制冷行业热议,作为用铜量较多部件之一的换热器因此备受关注。在未来“铝代铜”的进程中,微通道换热器是否能撼动占据主流地位的铜管翅片换热器、成为企业降本的有效手段?首先从全球微通道换热器的市场发展形势说起。

全球市场普及率低,潜在需求大

据产业在线统计,2020年,全球微通道换热器的潜在市场容量为522亿元。从应用细分来看,空调行业是微通道换热器最大的应用及潜在市场,约占78.5%;其次为制冷市场,约占12.6%;最后为热泵市场,约占2.1%;其他应用约占6.7%。中国是家用空调生产大国,也是微通道换热器的需求大国,约占全球需求规模总量的一半。

微通道换热器的潜在市场容量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制冷行业占比明显提升,主要受冰箱冷柜规模扩张拉动,其他商用制冷产品规格多样、体量零散。在空调应用中,除了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精密空调以外,驻车空调成为近两年微通道的一个新兴增量市场。

而2020年全球微通道换热器实际销售规模为33.48亿元,同比下滑3.4%。微通道换热器规模与下游空调、热泵、制冷等行业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受新冠疫情影响,空调需求减少,导致微通道销售近几年来首次下滑;虽然冰箱冷柜、驻车空调等行业带来一定增量和机会,但体量尚小,没能扭转整体趋势。

2016-2020年全球微通道换热器销售规模走势(亿元)

对比微通道换热器的实际销售和需求容量数据来看,目前使用率很低,全球普及率约为6.4%,未来市场空间很大。

从全球微通道下游整机产业的产能分布来看,中国无疑是最大的潜力市场,然而中国却不是当前微通道应用的主要市场。根据销售区域分布情况,北美是微通道换热器实际使用的主要区域,约占54.4%;其次为中国市场,占比15.3%,其他区域合计占比为30.3%。

这是因为微通道换热器主要应用于单冷机型。从区域特点来看,北美市场因环境好、能效要求高、微通道价格低等优势,单冷冷凝器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竞争力较强,因此,普及率最高、使用规模最大,是微通道在空调领域的最大贡献市场。对比之下,中国空调市场以冷暖机为主,微通道换热器虽然成本优势显著,但是使用条件苛刻、耐腐蚀性差,优势并不明显。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微通道换热器实际使用规模仅为5.1亿元,其中,空调市场约2.2亿元,其他领域2.9亿元。中国作为空调和微通道的主要生产国,空调用微通道普及率仅有1%左右,主要应用于单冷机型。

“铝代铜”能否让微通道迎来转机?

从目前的形势看,微通道换热器似乎赶上一个新的发展端口,那就是“铝代铜”。受疫情影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各种原材料总体呈上涨趋势,不少企业认为铜价短期内仍将处于高位,降本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过,虽然铝代铜再次受到行业关注,降本可能推动各企业加大微通道换热器的研发和推广使用,然而,从产业在线的调研反馈来看,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才是企业更关心的,国内空调企业对微通道换热器使用和推广的意愿并不强。

分析来看,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使用微通道换热器易结霜,且耐腐蚀性差,影响整机的寿命和性能,而铜管翅片换热器导热性好、性能稳定、技术成熟,因此,其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另一方面,主流空调整机企业都有自己配套的铜管翅片换热器生产线,推广微通道换热器将对现有的生产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因此整机厂没有推动微通道换热器大规模应用的动力。

虽然微通道换热器在空调市场的推广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在空气源热泵领域已获得很好认可和推广。与传统的换热方式相比,微通道换热器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采用超微平行换热通道,高密度立体分布,以最大的平面进行热量传递,换热面积增大,热交换率较高,大大减轻了机器的运行压力,使机器运行更稳定、寿命更长,且大大延长内胆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家用热泵热水器产品中使用率较高。

与此同时,微通道在冰箱冷柜市场的应用从2016年开始取得较大突破,近几年普及率逐步提高。与传统冷凝器相比,在相同体积、重量、灌注量的情况下,微通道冷凝器比传统冷凝器的使用性能提高两倍。随着国内微通道换热器在冰箱行业的逐步使用,在制冷领域的占比实现了较快提升。

2020年中国微通道换热器应用市场分布(按销额)

此外,近两年驻车空调的兴起也给微通道换热器带来新的市场,相信微通道换热器未来会在更多领域得到普及和使用。

在铜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未来,铝代铜仍将是企业降本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微通道换热器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多方努力来推动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