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含绿量”更足了

日前,镜湖新区面向未来城市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由浙江省能源局推荐上报成为全国试点,这也意味着今后在镜湖新区将探索应用未来配电网形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

近年来,我市聚焦消费侧能效提升、供应侧结构调整、治理侧机制改革,以全域能效综合创新引领发展方式深层次变革。“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6%,居全省第2位;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5%,是全省唯一一个完成“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目标的地市。

能效综合创新主抓手在消费侧。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腾笼换鸟”行动,深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大力推进越城区印染、化工企业分别有序向柯桥和上虞区跨域集聚提升,开创全省产业“跨域整合”先河,实现集聚集约发展,其间整合重组关停印染企业151家、化工企业159家。依法依规“去产能”,近三年淘汰落后产能950余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6000余家。

能效综合创新突破口在供应侧。我市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供应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2020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27.2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管输天然气消费16.2亿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一。实施光伏发电“倍增计划”,已建在建分布式光伏装机12.15万千瓦,光伏装机增幅年均增速110.2%,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15年的41倍。全市5个区(市、县)入选省级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试点,上虞区入选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

能效综合创新能动性在治理侧。我市首创出台能耗指标增减与发展绩效挂钩试行办法,根据能源“双控”等发展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对区(市、县)年度能耗增量指标作核增核减,推进能耗指标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率先出台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管理工作导则,从严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准入,确保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先进水平。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绍兴市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业务操作指引(试行)》等绿色金融政策,首批纳入15家有碳配额的发电企业开展碳排放权抵押。绍兴恒信农商银行落地全省首笔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农业银行绍兴分行成功落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首单碳排放配额抵押贷款。

此外,我市积极构建“绍兴市智慧能源平台”,对全市年综合用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用能情况实现在线动态监管,为政府和能源行业提供用能监测、能耗预警、资源分析等智能数据服务,全市已接入企业398家,提供能效体检报告和科学用能建议书1185份,户均能耗同比降低10%。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智库合作建设“碳中和实验室”,加快绍芯集成电路实验室、鉴湖现代纺织实验室、曹娥江新材料实验室建设,努力打造杭州湾零碳产业要素集聚地、长三角零碳行业应用示范地。

“我们将持续开展全域能效综合创新,为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注入更多绿色动力。”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